“银裹金”是以前年代的一种家庭面食:先把小麦粉(银)和好,擀成片儿,摊开,再把和好的黄色棒子面(金)裹在里面,擀成饼状,然后烙熟。
与小麦粉、棒子面混合后做成的“两掺儿饼”相比,“银裹金”不仅做的时候麻烦,口感也差。但是,几十年前的天津,农民的细粮普遍短缺。为了不让人瞧不起,有些农民去地里干农活或是到城里搞副业时,就往往烙这种饼带着当干粮。
然而,假的毕竟是假的,肯定会被人识破。为了遮掩尴尬,机灵的人就调侃说,我这是“银裹金”,比白面饼贵多了,你们吃得起吗?现在,一提“银裹金”,老天津人都知道是哪种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