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悉,天大智慧热网云平台由天津大学能源办公室牵头,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中低温热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施。
天大北洋园校区B能源站供热范围包括办公楼、实验楼、学生宿舍等多种供暖环境,对供热需求和使用情况各不相同。传统的热网系统依赖工作人员手动操控,只能在能源总站调节总闸门的流量。整个供热区域无论白天黑夜,是否有人,都要维持高热量供应。而智慧热网云平台在每栋楼、甚至每个房间都设立了智慧控制阀门,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即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操控,实现供热量的精细调节。
智慧热网云平台的运行离不开一颗“超级大脑”——基于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推演的管控平台。管控平台会收集能源站的供热情况、用户的使用习惯、供热地点的实测温度和气象资料等数据,提供给仿真运行的孪生模型不断“学习”,推演出最佳的供热方案并反馈给管控平台,从而实现对整个供热系统的智能调节。
据了解,该系统自2018年11月初至今,历时一年初步建成。初期已实现总站及楼宇入口处阀门的智慧管控,预计节能30%左右。未来,随着智慧热网云平台在每个房间都设立独立智慧阀门和测温单元,系统可针对每个用户使用情况智能供暖,实现三级供热精准化管控,大幅减少热量消耗,最终实现节能60%-70%的目标。
本报记者 李杨
通讯员 刘晓艳 陈铮杰